Hi, 我是 E哥。
我們上了一支新影片,聊了過去 10 年共3 次創業失敗的故事。
非常感謝大家看完後的私訊與打氣。(第3次創業失敗要等EP3 ~)
老實說,把這些陳年往事再拿出來聊,對我跟 Yumi 都是一次很赤裸的覆盤。
我們發現,過去總覺得失敗是運氣不好、或時機不對,但現在回頭看~
才驚覺——
多數的失敗,其實在創業第一天就注定了。而最大的問題,不是夥伴或市場,而是我們自己的「過度樂觀」。
▌你的事業,是毀於「外部意外」,還是「內部必然」?
創業者都會遇到鳥事,這是肯定的。但我把它們分為兩種:
外部意外: 像影片中提到的疫情封城,這種完全無法預測、也無法掌控的黑天鵝事件。它很致命,但發生的機率其實很低。
內部必然: 那些因為我們「太樂觀」,而在策略、能力、資源上留下的巨大缺口。你看著好像沒事,但只要市場一變化,壓力一來,它就會從內部引爆,這才是 90% 新創事業真正的死因。
我們前兩次的失敗,就是血淋淋的「內部必然」。
第1次失敗的覆盤:
我們天真地以為,只要專心做行銷、把客戶找進來就好,最核心的「平台系統」可以完全依賴其他夥伴。
結果…市場一有反應、客戶一要求優化,我們卻什麼都改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機會流失。我們樂觀地「相信」別人能搞定一切,卻忽略了我們連最基本的交付能力都沒掌握在自己手裡。
第2次失敗的覆盤:
我們樂觀地以為,只要整合很多厲害的廠商,就能提供「保證有效」的全包服務。結果發現,我們根本無法控制每個環節的品質,客戶所有的不滿,最終都回到我們身上。我們又一次樂觀地高估了自己「整合與管理」的能力。
這兩次失敗,預備了我們下一次避免要踩的坑~
▌如何檢查你事業中的「內部必然」風險?
在 soPro,我們現在做任何決策前,都會用這 3 個問題來檢視自己,避免再次因為樂觀而挖坑給自己跳:
我們對客戶的核心承諾,交付的掌控權有 100% 在自己手上嗎?
這個商業模式的獲利,是建立在「自己的可控執行」,還是「他人的理想表現」上?
如果最樂觀的預期沒有發生,我們最壞的打算(Plan B)是什麼?
當你不再把希望寄託於外部的完美合作,而是回頭檢視內部有哪些必然的風險,並提前做好準備,你的事業才算真正地站穩了第一步。
而夫妻創業最大的好處,就是有一個人能隨時提醒你:「欸,我們是不是太樂觀了?」
那你呢?創業路上,你曾因為「太樂觀」而踩過什麼坑嗎?
歡迎直接回信跟我分享,我都會看。
P.S. 如果你想了解我們具體踩過哪些坑、又是怎麼一步步走過來的,可以點擊下方 ▼觀看我們完整的 YouTube 影片▼
也立即行動,點擊下方連結,解鎖迷你創業執行藍圖

時間有限,機會難得,別讓你的創業夢想只停留在想像
期待和你一起,啟動你的迷你創業旅程!
E哥
如果你也想打造清晰有力、能吸引理想客戶主動聯繫的好專業品牌,
歡迎免費索取專為 1⮕100 自由工作者設計的「升級公開課」
90天自由工作者品牌升級計劃
從此告別 低價接案 和 窮忙困境!
手把手教你如何用你的
好專業打造「高價市場」
讓你的專業得到應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