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熱情的泡沫
創業項目:C2C幫賣電商平台
二十幾歲時,我連「商業模式」都還一知半解,就憑著一股傻勁,和兩個朋友一頭栽進了創業,開了公司。我們想做的是一個「C2C幫賣平台」,讓任何有好東西卻不知道怎麼賣的人,都能輕鬆在網路上開店。我們甚至在台中租了一間辦公室,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我們即將成就大事」的興奮感。我還記得當時,我太太Yumi(那時還是女友)明明不懂電商,卻還是默默陪著我,在週末假日一起跑業務、辦招商說明會,她的支持是我第一次創業最大的動力。

我們辦了招商說明會,也真的讓我們談成了幾個案子,其中最振奮人心的一刻,是我們竟然和全台最大的農會談成了合作,要把他們超過1000件的生活商品上架到平台上。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快要成功了,好像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報,離夢想只差一步的距離

但現實很快就給了我一巴掌!系統是由另一位夥伴開發,當大部份網站都是用HTML在撰寫,我們卻還在用ASP在寫系統,功能太陽春,資源也不足,要改也改不了… 在短暫的火花後,市場就再也無聲無息。辦公室從一開始的熱鬧,每場次都有數十人到場聽招商說明會,到後來一天比一天安靜,那種從滿懷希望到逐漸失望的過程,很是磨人。最後,燒光了錢,夢想也只能跟著收攤。那時我才學到,光有熱情是沒辦法收錢的,如果你的產品沒有真正解決市場的問題,夢想,就真的只是夢想。
第二章:虛假的繁榮
創業項目:兩岸微信好項目孵化加速器
後來,我抓住了兩岸跨境電商的商機,成立了「好項目孵化加速器」,幫台灣中小型企業做大陸市場的微信公眾號代辦申請和代運營。這次,是真的賺到錢了,幾乎每天都有公司來申請公眾帳號,但我心裡卻越來越不踏實。因為我們只是個「代理商」,核心技術、平台規則,全都掌握在別人手上,感覺就像走在鋼索上,隨時都可能摔得粉身碎骨。加上當時微信公眾號並為直接開放給台灣人進行申請,是需要使用到大陸當地的人頭身份,所以也時常面臨封號、幸苦經營的帳號內容在一夕間就消失…

當時,除了原有微信帳號持續的代辦申請收入,也有幾個對岸的大案子在進行著,所以當時的創業生活可說是賺的開心,生活也活的自在,但在一次發現其中一行銷項目其實在提供的服務和商品內容是走在灰色地帶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良心利益的拉扯下,我們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當時這個最大的案子(*付我們最多錢的案子),決定要做更正確和可以提供更高價值的事。我們飛到大陸的杭洲和鄭洲,和當地的一家網路公司談定新的合作,更投入了近60萬,拿下台灣區的好項目孵化加速器總代理權,想把更完整的「大陸全網行銷」的作法和資源全部帶回台灣。初期看似一切順利,甚至很快就有客戶主動上門簽下合作,其中還包含台灣知名的按摩用品品牌、扭彈機品牌、還有餐飲品牌都陸續簽約和我們進行合作

我們乘勝追擊,首場在台灣舉辦了「兩岸全網營銷高峰會」,邀請內地知名行銷創業導師和台灣知名創業導師白傑、知名腦力開發創業導師黃千碩,以及知名網路行銷老師劉奶爸同台分享,更錄製了一系列的線上課程、也投入廣告,吸引了數十位有興趣的企業主來諮詢。但,真實的創業者都知道,故事很少從此一帆風順。儘管諮詢的人很多,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真正成交的卻寥寥無幾。眼看著大半年過去,錢卻一直不斷的燒,主業務卻沒有起色。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放棄」和「堅持」之間瘋狂拉扯。有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是Yumi不斷地鼓勵我:「我們再堅持一下,把眼前能做好的事做好。」是她給了我每天再多撐一下的勇氣。
就在薪水都快發不出來的七月份,奇蹟發生了。一位從高雄來的企業主,在多次線上互動溝通之後,專程來台中找我們洽談,當天就簽下了一整年的合約。那感覺,就像在沙漠裡快渴死時,突然下了一場大雨。緊接著,另一家談了很久的大廠牌,也在一次我幾乎不抱希望的會議上,因為一個突發奇想的提案,而點頭合作了。
然而,即使有了這些奇蹟般的斬獲,我們心裡依然不安。因為我們知道,這一切的根基,仍然建立在別人的行銷資源上,我們只能算是台灣的行銷和銷售端,不只系統不在我們身上,後續的營運交付也不在我們能掌控的範圍。果不其然,疫情來了。一夕之間,大陸的合作單位員工無法進公司上班,已簽約客戶的行銷工作交付變慢,甚至客服窗口回覆也變慢、台灣品牌催著我們心急,我們更心急的催著大陸端,卻無法及時處理台灣客戶的需要,導致客戶對我們抱怨負評,更有客戶提出退費等 問題一直發生… 收入和前進的希望,再次歸零。
第二次的失敗讓我領悟到:沒有根基的事業(系統和交付全不在身上,充其量我們只是台灣的業務端),就像沙灘上的城堡,再光鮮 লাগ麗,浪一來就全垮了。
第三章:最痛的摯愛
創業項目:「十分幸福」禮品品牌
在第二次創業的同時,我們有投資了一家客製化的禮品店,也因著,當時公司的需要,把辦公室和團隊都一並搬過去,在疫情越來越嚴重,大陸好項目孵化加速器的業務無法再推進時,我們想到,或許可以轉戰到禮品電商發展看看…
也因著我們喜歡送禮,更熱愛看到收禮人臉上那份開心和滿足的笑容。我們創立了新的品牌 Godgifts.net ,理念是「送禮是愛最直接的表現」,就這樣,從原本位於台中審計新村的40年老透天開始了我們第三次的創業,過程中擴大移到台中七期與HIS福音禮品品牌一起親手打造了台灣首創的「十字架概念店」展覽,吸引人許多人來參觀,更藝人梁文音,和許多教會的牧者弟兄姐妹,後續更吸引人許多人幕名來參觀和選購禮品,之後更在實體門站舉辦了多場和文創品牌合作的「線下工作坊」遇到了好多人,也聽到了許多生命故事,那段日子真的很累,但心卻是滿滿的。


在兩年內,我們就打造了OMO線上加線下的文創電商平台品牌,和海內外超過100家文創品牌合作,上架了超過1000件商品,成為海內外多人知道的福音創作禮品品牌。為了幫助更多創作者被看見,我們更在每週錄製一部「用生命陪你吃午餐」的直播節目,持續了將近100集。這些都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成果。後來,因著文創禮品的低毛利,雖然每月線上加線下營收表現不錯,但因為低毛利和高營運成本,導致我們再次進入眼看有營收,口袋卻空空,常常Yumi都開玩笑說,創業的錢就向流水,左手進,右手出,一下子就沒了…
接著,一位天使投資人出現了。一開始,我們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對未來有著共同的憧憬,更為當時快要乾枯的金流注入的活水!


但我們擴張的實在太快了,市場的需求和營收還沒有跟上我們的腳步,同時現金流還沒有真正穩定,這筆投資金就花的差不多了… 同時,我們也犯了初創企業的致命誤區: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營業和商品項目都太過發散,文創禮品的毛利本來就低,加上無法集中資源和火力主打商品,結果就是每個上架品牌都有銷量,但卻沒衝出爆款。在金流沒在因著這些擴張而增加,但每月薪資、固定管銷要持續支出的情況之下,漸漸侵蝕了我們的信心! 我更因當時多重的壓力,情緒不穩定、更患上了憂鬱症、對老婆小孩都失去耐心,身心狀況很低落…
最後也因著與股東間的合約簽訂不明確,夥伴之間對平台發展方向的分歧意見越來越大,每次的會議和討論,都變成了充滿各執己見的爭執現場。最終,在內外夾擊下,我們不得不面臨結束和清算。
當我靜下來結算時,才發現留下的,是超過600萬元的債務。我看著那些數字,腦中一片空白,感覺連呼吸都變得沉重。那不只是一筆錢,而是過去幾年,我們所有的拼命、硬撐和失誤的總和。那種從雲端跌到谷底的感覺,永生難忘~
轉捩點:在谷底,我與自己的對話
那段日子,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我變得暴躁、沒有耐心,連自己都快不認識自己。我開始不斷問自己:
- 我創業,是為了生活?還是成了生活的全部?
- 我的家人和小孩,還是我真正的第一優先嗎?
- 我所努力的,是為了愛?還是只是為了證明自己?
我才領悟到,事業可以重來,但健康和家庭關係,錯過了就真的不再回來。
重生:把失敗,變成幫助別人的養分
就在我人生一切都是「負值」,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麼的時候,一位當時在店面合作的朋友來找我合作,他出專業,我出行銷。我把我從失敗中學到的所有經驗,幫他設計了一套「品牌行銷漏斗」。結果,第一場直播,就突破了他過去整個月的營收。我還記得當時我們兩個騎著一台10多年的125cc的機車,離開公司時我們超級開心,他看見了可能,我看見了我可以再前進的曙光
這次從定位到直播的成功,不只是我能還債的開始,更是我重拾信心的起點。我發現,過去那些跌過大大小小的坑,竟然可以成為幫助別人的養分。於是,我和Yumi決定要再次我們的第4次創業:
soPro|好傳品牌
我們的初衷很簡單:我們想幫助像我們一樣,擁有好專業、好服務,卻不知如何被看見的創業者,打造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一人公司事業。
我們把過去十年所有的失敗經驗,提煉成一套系統化的方法。這套方法的核心,就是幫助你建立一個可持續、有根基的線上事業,讓你再也不用重蹈我們的覆轍——不用依賴不穩定的平台、不用投入重資產開實體店、更不用每月扛著龐大的固定成本和人力支出。
我們會陪你一步步驗證市場,用最輕量的方式啟動你的一人事業,讓你先打通金流,再持續放大。我們用這套微型創業+輕量團隊的方法,在短短10個月內,就做到了過去架平台,開實體店、還有養團隊一年才能達成的營收目標。
現在的我們,能用一人公司的微型規模,創造超過10人團隊的效益,更重要的是,我們拿回了生活的主導權——有更多自由的時間陪伴家人、好好運動、好好的照顧自己。
我們相信,這才是創業真正應該有的樣子。而 soPro | 好傳品牌 的存在,就是為了陪你一起,打造一套能自動為你吸引理想客戶的成交系統,讓你活出你想要的生活節奏與樣貌!
我的承諾:陪你走一條更穩的創業路
- 驗證市場,而不只是燃燒熱情:我會帶你找到真正能解決問題的產品,而不是閉門造車。
- 建立根基,而不只是追求風口:我會陪你打造屬於自己的流量池和品牌護城河,而不是依賴不穩定的平台。
- 守護信任,也守護你的底線:我會教你如何建立健康的合作關係(客戶與外包團隊),避免重蹈我的覆轍。
- 以人為本,而不只是追求數字:我們一起在追求事業成長的同時,也能更多時間陪伴所愛的家人和自己。
故事說完了,換你了
如果你也正在創業的路上,渴望打造一人公司,卻時常感到迷惘或掙扎,我很樂意把我走過的冤枉路,變成你可以一步一步前進的地圖。和我聊聊,相信能一起找到你的下一步。別擔心,就當作交個朋友